湘军回流——重返家乡投资和做公益

www.ahnmrw.com 人民网-中国经济周刊 08-31 

  湖南省2004年招商引资的708亿元中有1/3是湘籍企业家的重要贡献,2005年的最新统计数字虽然还未出来,但据分析比例可能要超过上一年。

  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:“在外的商海湘军是重点招商对象”

  湖南省副省长贺同新在接受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采访时说:“航空、铁路、高速公路、水运,湖南的变化不得了啊。”

  “长沙的10个星级酒店,入住率全国排名第四”,贺同新副省长说,“你能想象湖南的消费力有多大吗?”

  2005年湖南的生产总值达到6500亿,预计增长11.5%。消费市场非常活跃,全社会零售总额达到2370亿,增长14.4%,固定资产额达到2400亿,增长21.2%。

  一条张家界到常德的高速公路拓宽了湖南的商业道路。湖南省副省长徐宪平告诉记者:“建成后,从长沙到张家界仅需要3个多小时。高速公路的建成也意味着以长沙为核心的三小时经济圈的逐步形成。”

  按照湖南人的思路:“两进两出”,要把湖南省以外的资本引进来,把省外的游客引进来。把湖南的商品销出去,把湖南的劳务销出去。

  资料表明,2005年湖南省实际引进外资20亿5000万美元,增长44%。实际引进省外境内资本708亿,广东占湖南引进内资的31.8%。

  益阳市资阳区常务副区长汪军告诉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“资阳区是益阳市的一个老城区。我们有工业基础,但是我们的产业比较分散,缺乏核心竞争力,因此我们走打造特色园区经济的路子,走民办、民资、民营的路子,走新型工业化的路子。”

  抓住国企改革、旧城改造和乡镇撤并的契机,资阳区将原来的产业整合,如今资阳区的四个镇分别走出了四个产业:机械电子、纺织加工、农产品加工,有色金属冶炼。我们还有湖南省挂牌的职业教育基地——湖南省国际教育基地,专门为这些产业提供专门的人才。

  汪军向《中国经济周刊》例举了一系列数据:2005年用电量增长了40%,主要是工业方面的增长;2004年,资阳区的合同引资达20多个亿,实际到位资金9.5亿元;区财政在2002年以前年增长率5%,2002年达到9.4%,2003年达到8.2%,2004年达到23.7%,2005年同口径增长41.3%。

  2006年刚开始,资阳区又新签两个项目,合同引资1.6亿元。1月8日,资阳区与香港宝隆铜业五金制品有限公司、香港宝盛贵金属有限公司签订了总投资达1.6亿元的项目合同,为新年招商签约成功地打响了第一炮。

  “朱老板这样的湘籍企业家是我们引资的重点对象”,娄底市委书记蔡力峰说。

  他所说的朱老板是指湖南省娄底市涟源荷塘镇弄子村的朱汝安,13年前他从湖南走出去,如今已成为广东省东莞市长安镇赫赫有名的外地老板——房地产开发商。2004年他做了一个重要决定:把公司总部从东莞搬回娄底。

  “这不是意气用事,”朱汝安说,“回湖南考察了半年,我才下了这个决心。”

  娄底市长林武接受《中国经济周刊》采访时说:“这一批湖南企业家属于第一代创业型。经过了原始积累,他们在寻找新的投资机会。他们的观念新,深得市场经济的精髓,善于通过市场运作来实现利益。懂得管理和包装宣传。同时这一批企业具有很强的实力,做事规矩,手笔很大。引进来对于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改变观念有巨大的作用。”

  事实上,从2003年开始,像朱老板这样的企业家纷纷回流,在湖南形成了一股“回流潮”

  广东湖南商会会长,原广东省副省长刘维明告诉《中国经济周刊》:“湖南人在外打工,学了技术,学了管理,攒了钱又回湖南办公司去了。”

  有资料显示,光是湖南省益阳市茈湖口镇一个村,其外出打工和创业人员一年寄回家乡金额达到300万。

  而湖南省2004年招商引资的708亿元中有1/3是湘籍企业家的重要贡献。

  贺同新认为:“随着广东省委倡导的,得到9+2区域各方积极响应的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已经启动,来势良好,湖南是其中最积极的一方。我们已经看到效果。扩大对外开放,引进对外资本。寻求内外合作,加快湖南经济发展的现实选择。开发的力度决定发展的速度。”